2021年11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反映物價強勁上漲的力道,並進一步支持我們的預期觀點:聯準會將在12月的政策會議宣布加快縮減購債的速度,預計在2022年3月結束購債。此外,一如我們在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公布後發布的文章所說(詳閱先前的部落格文章),我們認為聯準會可能將在下一次會議大幅上調預期的升息路徑,期望在未來幾年內讓貨幣政策回到中性水準。儘管通膨攀升的風險可能會令聯準會展現更加鷹派的態度,同時間聯準會也知道通膨有自行降溫的可能,因此升息的速度太快或是幅度太大,都有可能扼殺美國的經濟復甦。 通膨風險左右聯準會政策 儘管我們持續預期美國通膨將在明年趨緩,但是通膨居高不下的風險亦在過去幾個月變得更加顯著。2021年第四季的核心通膨料將高於第三季,但是我們不認為核心通膨會再回到今年稍早寫下的高點。由於通膨預期水準會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因此我們認為通膨居高不下的時間越久,消費者的行為模式越有可能出現改變,並回過頭來導致通膨長期維持在高點。 為了控管此一風險,我們認為聯準會希望藉由縮短減購美國國庫券與機構抵押貸款證券的時間,讓整個購債計畫在2022年3月畫下句點,同時暗示6月升息的可能性。我們預期聯準會將在12月14、15號兩天的會議開始對外溝通,宣布自2022年1月起將每月減購債券的規模擴大至300億美元,屆時的減購規模將比11、12月要高出一倍。此外,聯準會將在12月的政策會議發布最新的經濟與政策預測。我們認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預期的升息次數中位數將出現修正,預估2022年有兩次升息的機會,接著2023年與2024將則分別有三次與四次的升息機會。如此一來,美國的政策利率將可如聯準會預期地在2024年底接近中性水準。儘管此次聯準會點陣圖(2012年才問世)的修正幅度預料將比過去來得更加顯著,但是我們不排除升息路徑的上修幅度可能會比我們預期地還要來得更大。 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重點摘要:房租、商品、旅遊 11月美國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月增率為0.5%。其中,房租與屋主同等租金(OER)連續第三個月攀升,月增率為0.4%,同時年增率加速攀升至5.5%且遠遠高於疫情前的趨勢。房屋庫存偏低、疫情促使民眾追求郊區更大的生活空間、以及低利率環境等因素,促使美國FHFA房價指數年增率加速攀升至18.5%的歷史新高,且房價上漲的效應開始連帶影響租金行情。 此外,相對剛性的供給以及耐久性消費品的需求依然強勁,導致核心商品物價穩居高檔。一如預期的是,汽車價格延續穩健漲幅,新車與二手車價格月增率分別為1.1%與2.5%。其中,艾達颶風損毀大量汽車,導致二手車價格居高不下-但我們預期未來幾個月二手車價格對於通膨的影響程度將下降。另一方面,美國物流瓶頸與全球供應鏈產能受創,已導致各種零售商品的庫存不足,售價亦因此調漲。 目前商品零售價格維持在4.5%左右的年增率,一反疫情前價格下降的趨勢,因為今年假期購物季提前開跑,加上零售業者的庫存偏低,因而導致本月商品價格將再度勁揚。零售業者打出「晚來買不到」的口號,成功地吸引消費者提前開始採買,且不同於往年的假期購物季,今年的折扣空間也較小。服飾(1.3%月增率)、家庭用品(0.7%月增率)、或是娛樂產品(月增率0.3%)等各項商品的價格都大幅上漲。 最後,美國每日新增確診案例下降(截至11月),促使旅遊需求復甦並推升價格。繼先前連續下跌4個月之後,本月機票價格反彈上漲(4.7%月增率),但是相較於疫情前的價格仍便宜20%,因為企業差旅需求依舊疲弱。相較之下,旅館住宿價格連續第二個月大幅上漲(3.2%月增率),目前價格已高於疫情前的水準,因為許多人選擇開車出遊,且部分旅館尚未恢復營業,導致房間供不應求。展望下一個季度,美國旅遊服務的價格能否進一步復甦,似乎將取決於Omicron變種病毒的疫情發展狀況。疫情引發的風險將持續為各種經濟活動帶來不確定性與挑戰。 Tiffany Wilding是PIMCO北美經濟分析師,定期為PIMCO部落格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