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MCO每年的ESG投資高峰會,旨在協助參與者跟上投資世界快速演變的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情勢,討論議題尤重轉型至淨零碳排;今年的論壇採線上方式進行。除PIMCO投資專家外,此次論壇還邀請了Mark Carney、Carlos Brito和Birgit Böhm與會。Mark Carney為聯合國氣候行動與氣候融資特使,同時也是PIMCO諮詢委員會成員,此前曾任英國央行與加拿大央行行長;Carlos Brito為Anheuser Busch InBev的執行長;Birgit Böhm為BMW資深副總兼集團財務長。以下是投資高峰會的重點摘要: 1. 淨零碳排轉型,債券扮融資要角 打造永續未來是一項資本密集的志業。放眼未來數年、數十年,為了追求永續未來,我們勢將看到國家、地方政府和企業進一步投入數兆美元。固定收益市場的一個特色,即是企業通常會重覆的在市場中發債,意味著他們得定期向投資人出售他們的債券--當然還有他們的故事。猶如這些企業都很在意如何維持本身的信用評等,他們也越來越重視維護及提升本身在永續發展上的承諾與成果。這種市場參與機制,賦予固定收益投資人一席特殊地位,得以和發債機構攜手,共同形塑永續債券投資的未來,敦促其產生正向改變,同時為投資人創造投資機會。 2.「參與治理」至關重要 永續投資在發展初期,僅專注於排除那些不符合特定準則的企業。近來,焦點已轉向更深廣的價值驅動因素,更側重投資標的評估以及參與企業治理。我們認為,與企業管理高層互動及參與治理,往往能產生最大的影響力,投資人不僅可藉此更深入了解一家企業及某項特別投資案,亦得以力促企業改變。 3. 數據挑戰性仍高,但制定全球標準,可望促使資本配置更有效率 雖然近年來ESG數據爆量,但發債機構揭露資訊的品質與一致性,確實仍有值得存疑之處,尤其是氣候相關風險的揭露。所幸,情況正持續改善。幾年前,金融穩定委員會成立了「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CFD)」以改善和增加氣候相關財務資訊的呈報。此外,「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基金會正在研議成立一個新的、類似於「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的「永續發展準則委員會(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意在採行一套氣候資訊揭露標準。隨著各國逐步採用相仿的會計實務,將有更多發債機構,開始遵循這些永續發展標準來揭露資訊,也讓投資人能夠在資訊較充足的情況下,做出更明智的資本配置決策。現階段,針對可得數據進行深入分析,以及主動參與企業治理,依舊是研判這些公司ESG發展軌跡與承諾至關重要的途徑。 4. COP26有望積極推進氣候行動 預定於今年11月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屆大會(簡稱COP26)」,有望力促各國採取行動,加速達成巴黎協定目標,而控制全球暖化尤為重中之重,亦即將升溫程度控制在與工業化前相較遠低於攝氏2度的水準,最好是1.5度。COP26的其中一項目標,在於建立一套框架,讓金融業得以在轉型至零碳經濟的過程中,更有效地配置資本,以管理風險,並掌握零碳經濟的投資機會。儘管許多企業都已準備好做出減碳承諾,不過投資人得仔細分析短期目標與長期計畫,才能更準確地評估發債機構的氣候路徑。然而,資本市場各個層面都需要有所創新,才有辦法實現這些雄心壯志。 5. 超越綠色債券的債市發展 除了綠色債券市場迅速擴大外,還有許多相關債券也不斷擴增,例如社會債券、跟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有關的債券〔包括性別、水資源和其他募集資金債券(use-of-proceeds)〕以及永續發展連結債券和貸款等,此類一般目的債券的功能,在於針對諸如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等主要永續發展目標提供融資。這些投資工具為許多企業和政府開啟了一扇門,讓他們能積極邁入改善永續發展的進程,其中尤以不受募集資金限制的永續發展連結債券最具效益,而對投資人來說,則是提供了一條直接投資的有效管道,將資金直接投放在目的明確且目標可評估的企業。 進一步了解PIMCO的ESG投資方法與ESG團隊,請參閱我們的ESG投資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