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開啟了貨幣冷戰的新戰線:近期美國總統川普透過採訪跟Twitter發文,一再抱怨美元走強使美國處於劣勢,而中國和歐盟一直在操控貨幣匯率和壓低利率。此外,這也是川普總統自上任以來,首度公開批評聯準會的貨幣政策,聲稱此舉「傷害了我們所做的一切」。在川普總統7月20日發佈推文後,美元受壓轉弱,兌大部份貨幣均走貶。 這是否代表著今年強勢美元的終點,開啟了美元走弱的新階段? 支撐美元的因素 從美元去年貶值和近期的即時反應可見,貨幣市場似乎認真對待美國政府的口頭干預,因此美元確實有可能出現新一輪的走跌趨勢。由於匯率往往受到風氣和動能模型的影響,最初只是由一連串總統推文引發的市場走勢,最終亦可能會演變成自我持續的趨勢。 然而,我們認為未來幾個月美元進一步升值的可能性更大,原因如下。 1. 目前情勢有別於2017年初的狀況,當時川普總統和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 (Steven Mnuchin) 發表的言論使美元走低,但目前的美元匯率似乎並無過度強勁。儘管自2018年2月遭逢低谷以來,美元升值幅度達到6%,不過美元指數 (DXY) 仍低於2016年12月峰值的8%。 2. 經濟成長率亦有所不同:去年美元貶值主要是由於全球其他地區從後趕上美國的成長速度。今年美國可能會在財政刺激措施的帶動下繼續強勁成長,中國的經濟則持續走緩,歐元區的成長繼今年上半年自高水位大幅放緩後,目前只是初步呈現回穩跡象。 3. 聯準會則可能依舊冷眼看待總統的口頭批判,並繼續按其「適當政策路徑」點陣圖發展。除非新的國會法案通過,否則聯準會的超然獨立不會受到動搖,然而如此戲劇性的實驗提案很難取得多數贊成票,此外聯準會主席鮑爾 (Jerome Powell) 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也將極力避免造就出任何一絲屈從於白宮施壓的印象。如此一來,美國和其他已開發經濟體之間的利差可能進一步擴大,為美元提供支撐力道。 4. 中國似乎可能繼續放寬流動性,試圖促進去槓桿化歷程順利進行,並支援其經濟和資產市場。這意味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有進一步貶值的壓力。雖然中國政府可能會希望避免貨幣急劇貶值,以免進一步刺激美國政府,但預計人民幣仍會繼續貶值。 5.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緊張關係,可能在11月份美國期中選舉的競選期間持續成為話題,因為民意調查顯示川普總統的強硬言論在共和黨陣營非常受歡迎。對額外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以及對所有進口汽車和零部件徵收25%關稅的威脅真實存在,並可能導致金融市場在未來數週以至數月更趨波動,通常會推升美國資產相對於外國資產的價值,包括美元兌多數貨幣 (日圓則是明顯例外) 。此外,儘管全面性的貿易戰 (如果發生的話) 沒有所謂的贏家,但美國的損失應會低於其他擁有龐大貿易盈餘的國家,這也為美元提供了支撐。 因此,雖然川普總統再次揭開了貨幣冷戰的序幕,又把聯準會列入其攻擊對象名單,可能會引發美元跌勢。不過,亦有強烈的支持因素顯示,美元在今年剩下的時間內進一步升值的機會較大。